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定襄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8-05-12 11:53       大    中    小     

     ——2018年4月10日在定襄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定襄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生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定襄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期盼,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挑战,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繁重任务,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县委“12361”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奋力开拓,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建立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财税部门和各乡镇、县直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税源动态管理;推进“定材定用、定财定用”,实现留税在定;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制度,及时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5户企业“小升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7.7%;对外贸易逐步复苏,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完成出口总额10.7亿元,增长18.4%。全县经济企稳向好、由“疲”转“兴”。 

  突出项目带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谋未来铸希望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三个主体”责任和“八位一体”工作机制,做优增量、做大存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同比增长7.8%。全县6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5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36.96亿元,完成投资7.7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4%;1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6亿元,完成投资3.1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5%。 

  转型步伐持续加快。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转型综改为统领,着力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一产上,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主要扩大了以辣椒、甜瓜、蔬菜等为主的5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效益明显。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达到新高度,设施农业突破1万亩,各类规模经营主体达到325户,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到10.2万千瓦,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全县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5项30余万亩,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7.5%。农产品加工业新增玉米烘干贮藏企业6个,新建大小杂粮加工企业3个。畜禽养殖日益壮大,规模化比重达到82.3%,生猪、羊、鸡最大规模分别达到10000头、4000只、25000只。 

  二产上,落实“12427”改革举措,在做大做强法兰锻造产业上持续发力,实现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天宝集团成为工信部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天宝、双环、中标、金瑞等法兰集团延伸风机、塔筒等产业链条,实现了由零部件向整机产品生产的突破。管家营、天宝、冠力等6个企业的产品首次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金瑞、众立等5户企业分别参与了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成功创建山西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获得了省市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成功举办了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会议和全国大锻件学术会议暨定襄县法兰锻造产业高峰论坛,成功打造了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法兰锻造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国家绿色锻造基地等3个“国字号”品牌,创全市之最,促进了传统锻造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了行业影响力,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三产上,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景区体制改革,组建阎家大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开展了全县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成功举办乡村旅游节和甜瓜节,扩大了“襄瓜”品牌影响力;加大对全县景区景点的宣传力度,助力忻州市申办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活动,拓宽了传播途径,展示了定襄新形象。全年接待游客145.9万人次,同比增长8.6%;旅游总收入达到22.15亿元,同比增长23.53%。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起步成型,永旺物流园区成为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园内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落成投用,填补了忻州周边市场空白,成为海关在我市的首个对外窗口。五台山机场新开通深圳、厦门、南京等8个城市的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累计达到16个。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6万人次,同比增长134%;起降3824架次,同比增长121%。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扭住关键环节,大兴调研之风,不断探索创新,深化各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机制,靠改革破难题、转动能、增活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真正放到位,把政府该管的坚决管好。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144项行政审批事项前置申请资料,取消率9.2%;延长“民营科技企业资格复审”的年检周期,由每年一检变为三年一检。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实现“十七证合一”,新增市场主体1559户,总数达到11593户,同比增长13.9%;继续推进注册资本认缴制,1345户企业完成登记注册;“营改增”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750万元。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已经形成。 

  推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省市重抓开发区机遇,成立定襄经济技术园区(开发区)管委会和定襄县招商服务中心,推进“三化三制”改革。根据全县现有产业布局和各类园区基础,邀请专家研究论证,确立了法兰智能制造产业园、空港C2M定制工贸园和永旺保税物流园“一区三园”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总规划面积19.24平方公里。目前,创建省级开发区可研报告已通过省商务厅初审。依托“一区三园”精准招商,成功举办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恳谈会、中国(定襄)·马拉维文化经济交流活动、永旺物流专项招商引资会等专题活动,先后组织赴广东珠海、雄安新区、河北文安、贵州贵定、天津等地进行招商推介活动,30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97.4亿元,园区项目实现递增。在天津设立招商联络处,与天津市铸锻行业协会签订委托招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6位招商大使。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年度任务按时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数据库合库汇交圆满完成,通过省级验收。 

  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坚持绿色发展、铁腕治污,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全面巩固“创卫”和乡村清洁成果,全面提升城乡管理精细化水平,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强化环境保护。开展“铁腕治污”“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实施锻造企业提质改造、城区大气污染治理等九大工程,开展“煤改气、集中供热、河道治理”三大攻坚战,取缔燃煤加热炉969台,全县324户锻造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加热。天然气管线已建成通气169公里,实现了锻造企业燃气管网全覆盖。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全面完成。全年优良天数达277天,同比增长12天,创近年新高。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牧马河综合治理工作,陈家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中央、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群众反映的51件突出问题全部按要求整改落实、办结销号。 

  实施“八道四治四建”行动。出动人员4万人次,出动机械8000余台次,清理垃圾6万立方米,拆除违建489处,取缔非法场点621处,清理水坑、渠道51处,整治农业废弃物158.3吨,整治养殖场9个,粉刷墙面14.5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墙4675平方米,绿化90万平方米,整修道路140条,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民生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强化民生投入,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打造“质量民生”。 

  脱贫攻坚再战再胜。全面推进9大工程24项行动,确定了57个贫困村的发展产业及实施主体,带动1155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落实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160万元,142户贫困户279人受益;教育扶贫资助338名学生,资助金额43.59万元;缴纳基本医疗参保费和补充保险费219.32万元,惠及961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实现了“两线合一”、应保尽保;易地搬迁300人,其中集中搬迁268人,分散搬迁32人;建立健康扶贫“双签约”制度,全县1342户2698名因病致贫返贫重症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26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竣工率100%;完成“五位一体”小额扶贫贷款2714.15万元,564户贫困户得到资金扶持。扎实开展“对标回头看,大干一百天”专项行动、“冬季攻坚行动”、扶贫领域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位。全年脱贫3045人,19个贫困村退出。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为19628户23021名城乡低收入对象、1307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保障金5993.1万元;为319名大病困难人员发放医疗救助金208.3万元;临时救助676人次,发放救助金61万元。全县新农合参保率达97.75%,全年为27054人次报销医疗费7674.88万元。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21元,同比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75元,同比增长6.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5人,城镇新增就业31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 

  教育卫生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深化教育教学大整顿,配套资金1600万元,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公开招聘40名教师充实一线队伍,县财政拿出235万元在教师节重奖优秀师生,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积极推进健康事业,圆满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产前筛查等工作。全市首家医养结合仁爱医疗养老院建成投用,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正式挂牌运营。六馆一院、职教中心新建和二中迁建、牧马河综合治理、城中街文化广场改造、西大街棚户区改造“五件大事”进展顺利,五台山机场连接线有序推进,机场航站楼改造收尾。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稳中有降,一大批疑难信访案件得到化解,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着力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持之以恒转作风。始终坚持“八个干事”导向,持续推进“六型政府”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件、政协委员提案188件。着眼提高履职能力,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并重,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决策程序,提高执法能力,推进政务公开,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同时,统计、人防、气象、档案、编制、防震减灾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双拥、侨务、慈善事业等取得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一年,是群策群力、苦干实干的一年,也是全县经济企稳回升、稳步向好的一年。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干成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难事,迎来了许多喜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引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定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条管单位和新闻媒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定襄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回避。我们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仍不太合理,一二三产融合还不充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生产性物流、仓储、电商等配套体系尚不完善;招商引资精准性不够,经济增长还缺乏大项目支撑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企业、好企业不多,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政府债务化解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旅游业仍未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村发展欠账较多,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上学、看病、物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在初始阶段,新兴产业尚未成长壮大,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安全生产隐患仍然存在。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一些干部为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落实不力,为群众解决问题效率不高、作风不实,“办事难”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问题起点、目标导向,靠苦功夫、笨办法,孜孜以求、久久为功,坚决克服弊端,加快补齐短板,以“功成不必在我、但求无愧后人”的干事初心,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的落实之年。全省将今年确定为转型项目建设年、“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全市将今年确定为教育振兴年。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全领域管理规范年、全方位招商引资年、民生重大工程攻坚年、本领作风提升年。定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不少挑战。从机遇来看,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系统部署,为我们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为我们创造了平稳发展的宏观环境;省委“三大目标”和忻定同城化发展,为我们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对定襄发展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决心。从挑战来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压力进一步增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动态地看待我县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将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结合起来,增强信心、解放思想,趋利避害、乘势而上,牢牢把握进入新时代的工作主动权,努力在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及“三大目标”新部署、市委“1661”发展战略和“六大主战场主阵地”新要求、县委“12361”发展战略,以供改与综改为主线,以“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四位一体全面进步”为总思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打造一都四基地,建设五大示范区,促进定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左右、4.2%以内和6%以内。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今年全部脱贫。各项约束性指标按市下达任务不折不扣完成。今年预期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既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又为转型升级留足了空间。这些目标是积极稳妥的,通过我们的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今年,我们将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学习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定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环节、各领域和全过程。 

  把握新机遇、落实新部署。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蕴含的重大发展机遇,紧密结合定襄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新部署新要求,逐条逐项梳理细化,切实用足用活用好,转化为推动定襄发展的强大动力。 

  紧盯新矛盾、适应新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扛起新任务、干出新业绩。统筹决胜全面小康、率先脱贫和今年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工作信心和动力,咬定目标不放松,突出关键抓落实,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项项任务的完成,做大经济总量,做美城市形象,做实民生工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争创新作为、展示新形象。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的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工作热情,担好肩上责任,真正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一切精力花在加快发展上,对待工作有干劲,推进工作有魄力,落实工作有韧劲,以全新的作为来树形象、赢民心、促发展。 

  各位代表!发展全凭实干,奋斗成就梦想。只要全县人民坚定信心、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不负历史、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围绕上述总体部署,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新水平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1+5”规划、8大计划,实施8项重大行动、8项重大工程,按照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产业兴村行动实施方案等29个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定襄路径。 

  让农业更强。围绕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实施“1245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原则,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协会作用,提高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构筑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建好滹沱河万亩生态湿地农业经济带。用足境内地平水浅、四水贯流的先天优势,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为支撑,在机场大道沿线打造集稻田种植、蟹鳅养殖、生态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湿地恢复、景观提升、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发挥吉福寺农场和村连云电商的示范效应,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城郊农业发展,积极推广高产创建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农田高质高效模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主动对接省农科院和果树研究中心,规划研究田园综合体,发展生态农业。建好两大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山投集团晋北小杂粮基地项目年内力争完成农产品展示区和体验中心建设;温氏集团总部年内建成投用,并完成上零山种猪场和全县70栋猪舍的建设。壮大杂粮、养殖、瓜菜、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抓好甜糯玉米生产基地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以益众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现代杂粮产业综合体系;抓好规模养殖和投入品监管工作;抓好甜瓜、辣椒、瓜菜制种、玉露香梨等品种推广种植,新发展大棚3000亩,瓜菜种植突破10万亩;继续发展饲料加工、饲草加工、蔬菜加工、玉米烘干等加工项目。打造5个农业示范标杆。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国字号”品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和粮改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省级试点工作。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网站展示大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试点,推进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整合,确保今年6月底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功。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严守底线、巩固产销、强化管理,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我县粮食安全。 

  让农村更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动,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实施“厕所革命”,逐步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深化“八道四治四建”行动,加强农村“两违”整治,推进“四好农村路”和横山村省级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在西社、西河头等16个村开展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西河头特色风貌整治要突出“地道战”红色旅游基地特色,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打造。抓好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全面做好规划,加强监管,用好资金,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探索盘活资产、股份合作等新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全县50%以上的村完成清产核资。全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领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让农民更富。全面实施农业农村“领头雁”培养计划,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引进,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扎实推进“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得住、经营权活起来。推动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益。发挥雨田、大马、老兵等合作社示范效应,推进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多渠道拓宽农民收入,挖掘农民增收新潜力,培育农民增收新动能。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面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 

  紧紧扭住供改和综改相结合这一主线,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兴经济培育壮大,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加快法兰锻造产业转型步伐。围绕打造“世界法兰锻造之都”,在巩固“12427”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实施“12373”改革举措,坚持走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强化发展基础。在全县法兰锻造企业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年内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6西格玛管理、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实现6S管理,今年各完成任务的一半以上。在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引入信息化管理,建设质量追溯系统或ERP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云系统。加速整合重组,按照《定襄县锻造行业整改规范三十条》,全面加强锻造行业规范化管理,今年全县法兰锻造企业整合到200户以内,新增规上企业2—3户,力争培育3户企业上市。创新发展方式。紧抓国家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利机遇,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锻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动5D智造谷项目落地,投放沈阳机床集团i5智能机床及相关工艺系统产品。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用好省级“双创”示范县品牌,积极争取创业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法兰锻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法兰产品升级的“四条路径”加速实施。加快品牌培育。培育省级著名商标3个,力争天宝集团、管家营法兰集团通过核电认证,获得全国著名品牌。加强团队建设。继续加强管理、科研、营销三支队伍建设,推动法兰锻造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技术改造。逐步淘汰夹棒锤等落后装备,上马模锻、精模锻工艺设备,合理布局工艺流程,继续推广机器人,努力推动“两化”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积极向省市争取技改资金,支持锻造产业改造提升。重点抓好恒跃公司8000吨油压机项目、兴旺达公司5000吨油压机和径轴向5米碾环机项目、宏昊锻业公司8吨自由锻电液锤项目、冠力公司2500吨电动螺旋压力机项目等22个技改项目的实施。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发扬“工匠精神”,以国家、省“5+2”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法兰锻造产业规范化管理为契机,努力创建国家质量强县示范县,填补全省空白。进一步做实基础工作,力争在上半年申报成功中国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在国庆节前成功创建国家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法兰锻造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国家绿色锻造基地、国家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5个“国字号”品牌效应,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完善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至少培育3户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成功创建5户以上省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 

  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围绕打造“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完成乾盛新能源公司等4个风力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重点推进总投资4.2亿元的系舟山50MW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风电塔筒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新型装备制造产业。瞄准军工、核电、船舶、航天航空等重大领域,引进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高性能取向硅钢项目一期投产达效,二期开工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打造“现代物流基地”,以“铁公机”“岸港网”为先导,充分发挥五台山机场航空口岸开放的优势和“两仓”这一忻州首个外贸窗口的带动效应,构建产品外销新通道。继续深化永旺物流园区专题招商成果,在已有200多户外贸企业入驻的基础上,积极对接阿里巴巴、百度等世界500强企业,争取尽快入驻。支持永旺物流园区在增加仓储品类、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丰富物流业态和形式等方面提升竞争力,争夺行业话语权,着力解决忻州周边从事出口加工的生产制造企业和进出口贸易型企业的出口退税、保税等问题。同时,积极支持永旺创业园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物流园区加入山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集信息交流功能、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全国大型物流园区,促进我县现代物流业长足发展。 

  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基地”,配合全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的旅游战略,实施我县旅游发展点线面“三步走”计划,今年重点打造旅游景点,明年初步形成旅游线,后年构建全县旅游新格局。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河边民俗博物馆创建5A级景区总体规划》和《七岩山景区规划》等三个规划。打造精品景点。推进山投集团民国小镇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河边民俗博物馆、七岩山等景区基础设施,推进景区“厕所革命”,高标准完成河边民俗馆、七岩山景区的厕所改造建设,加快河边民俗博物馆5A级景区和七岩山景区、遗山书院3A级景区创建步伐;发挥历史名人效应,二续纪念馆完成布展年内对外开放,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免费开放并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打造红色旅游主阵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民间传统艺术元素,保护老品牌,研发新品种。重点开发晟龙木雕、惠氏砚台、三姐妹剪纸等市场前景好的旅游产品。推动深度融合。发挥凤凰山景区生态旅游、温泉养生两大品牌优势,开设采摘专线,丰富农事体验,举办好第七届乡村旅游节和甜瓜节,打造多产业融合的全景式乡村旅游模式;积极招商引资,推进东峪自然风光景区建设,采用景点开发与乡村旅游扶贫相结合的模式,打造集观光、采摘、探险、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复式景区。继续举办好大马社、高跷秧歌等具有定襄特色的文艺活动,推进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三)以“三大攻坚战”为抓手,全面建设平安幸福绿色新定襄 

  1.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建设“平安定襄” 

  防风险,关键在于未雨绸缪。要树立防控风险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薄弱环节监管,防患于未然。 

  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建立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全力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持续做好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务行为。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加快推进县信用联社改制农商行步伐,确保改制工作实质推进。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日常业务的监管,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打好预算安排、债权置换、资产重组、资源盘活组合拳,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围绕建设全市“安全稳定的示范区”,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按照“4438”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七进”活动,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坚决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一步抓好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消除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等重点区域的电器火灾安全隐患。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实行重奖重罚,建立良好导向,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开展“雪亮工程”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信息采集。建设过硬队伍,提升服务本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雷霆扫毒、净网、打击赌博、枪爆违法犯罪等重点工作,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形成责任明晰、协调联动、担当负责的机制,加大对越级非访、违法上访、缠访闹访的依法处置和打击力度,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2.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定襄”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一周年之际,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新高潮,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进行再动员。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五个转变”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方略,全面落实县委“16568”脱贫攻坚策略,继续抓好宣传引导、精准施策、增收富民、试点示范、素能提升、消除贫困六项行动,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帮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九大工程,全面完成15个村退出、2600人脱贫、近6500人巩固提升的任务,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以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全面构建,高质量决战完胜。 

  围绕“两不愁”合力攻坚。扭住产业发展,坚持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一县一业一园区”为重要抓手、以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核心、以合作社为基础、以乡村为依托、以政策为杠杆、以发展为根本,抓好家长、社长、乡村长“三长”和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品牌体系“三个体系”,为群众稳定脱贫提供坚实支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任务重的6个乡镇44个贫困村推广杂交谷子种植、机械化穴播和地膜覆盖技术。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设葡萄、梨、核桃、白水杏四大特色高效种植基地,发挥乐村淘、阳坡婆电商平台的辐射作用,促进山区农产品销售,实现增收脱贫。扎实推进健康养殖扶贫,依托温氏生猪养殖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规划建设扶贫养殖示范小区,逐步形成“成片推动、集群拉动”的产业扶贫格局。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推介力度,推广马家窑红色旅游基地模式,采取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新模式,全面促进乡村旅游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开展建筑施工、家政、养老、卫生、餐饮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杂粮生产等专业技能培训。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家庭作坊、专业合作社,让更多贫困群众掌握剪纸、刺绣、面塑、木雕、石刻等传统手工技艺,形成区域性脱贫致富产业。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优先实施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积极引导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后续产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兜底,确保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 

  围绕“三保障”合力攻坚。实施教育保障扶贫行动,落实好“雨露计划”、农村义务教育“改薄”等教育扶贫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学龄后建档立卡贫困生有机会接受适应就业创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健康保障扶贫行动,落实好“三保险三救助”“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降低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提高医疗保障扶贫对象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孕产妇在县域内免费住院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实施住房保障扶贫行动,发挥扶贫开发投资公司融资作用,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等政策资金扶持,完成全县444人的搬迁任务,统筹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重点推进山底村整村搬迁工作,确保6月底前搬迁到位,并实现村庄销号、旧房拆除、宅基地复垦,谋划好整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目标。 

  围绕“长效机制”合力攻坚。全面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在抓基本、夯基础、见成效上下功夫,切实弄通基本政策、吃透基本情况、掌握基本力量、打好工作底色、培育工作骨干、做实基本工作。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纵向抓责任落实,横向抓队伍建设,将职责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实现责任落实点对点,建立起脱贫攻坚从县到乡镇到部门到村的“责任链条”。进一步落实脱贫责任“双签”制度,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年度脱贫任务、阶段性工作成效、脱贫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等。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督查问责、帮扶工作保障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帮扶干部“人到、心到、责任到、支持到”。进一步抓好基层干部教育和群众培训,开展扶贫知识大宣讲大竞赛活动,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进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自主脱贫。 

  3.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绿色定襄”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底线,不碰环保红线,建设全市“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让定襄的山水“颜值”更高、大地“气质”更佳。 

  以更大力度治“气”。全面落实“气十条”,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为导向,持续引深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实现环境监管责任全覆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禁煤区”“禁燃区”各项要求,依法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烧旺火工作,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工作,力争天然气居民用户突破1万户;加快建成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强化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强化“散乱污”企业治理,坚决做到“两断三清”,防止死灰复燃;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车;强化餐饮油烟治理、露天烧烤整治和秸秆禁烧;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持续增加,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以更大力度治“水”。全面落实“水十条”,着力开展“清水”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巡河问策”“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坚决打赢黑臭水体歼灭战。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建成区雨污分离。加快宏道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投入运行;做实蒋村、受禄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落实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要求,在定襄桥断面(崔家庄)和南庄断面建设2个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5月底前完成主体设施及附属设施建设,7月底前完成监测仪器安装,8月份投入运行。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牧马河、滹沱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现全县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以更大力度治“土”。全面落实“土十条”,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坚决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完成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农业生产污染。 

  以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治理。紧抓绿色发展这条主线,突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造林绿化和民生工程,完成太行山绿化工程5000亩;完成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工程人工造林3000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000亩,以及上级下达的各项造林绿化任务。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管护目标责任制,完成未成林地管护8000亩,加大护林防火力度,加强新造林、未成林造林地管护和森林抚育工作。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公益职能和管理优势,逐步实现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护。继续实行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封山禁火、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确保森林资源不受损害。 

  (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全面形成集聚发展新格局 

  按照省委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全市“对外开放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示范区”。 

  狠抓开发区建设。依托已确立的“一区三园”发展布局,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3个主导产业。做实申报省级开发区基础工作,确保年内创建成功。夯实发展基础。发挥山西襄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作用,进一步创新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融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搞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综合建设。加快“五规合一”编制审批,一次规划、滚动开发。搞好“九通一平”,确保入区项目一律“熟地”供应。彰显产业集聚。着力推动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围绕产业链安排创新链、配置供应链、保障要素链、制定政策链。今后所有新上项目和为园区配套的项目要全部入园,真正推动开发区集聚集群发展,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和集约开发水平。今年开发区至少新建3个投资超2亿元的转型项目。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实行事业部制,实现扁平化。严格落实“三化三制”改革,加强对开发区领导班子和员工的考核,不断激发创造力和工作活力。把社会管理职能从开发区剥离出来,确保开发区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全方位招商引资年”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好县招商服务中心职能,建设高素质招商引资专业队伍。抓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的奖励兑现,开展全民招商,营造人人参与招商、个个带头招商的浓厚氛围。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组,组建14个专业招商办公室,分解下达2018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绘制我县招商引资地图。深入开展“定才定商回乡创业”主题招商活动,认真落实好连续三年开展的“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签约项目。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我县在全国各地法兰锻件经销商和铸锻协会等行业组织两支队伍的优势,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积极推行市场招商,有效组织园区招商。继续加强同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络,谋划设立招商引资联络处,聘请招商大使,全方位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今年要围绕我县经济技术园区(开发区)的产业定位,重点开展定点招商、委托招商,加快承接京津冀、雄安新区、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争取在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上实现新突破。 

  狠抓项目建设。以全省开展的“转型项目建设年”为契机,不断深化项目攻坚,在切实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上持续发力。树好转型导向。树牢“产业第一、项目至上、企业为重、服务为本”的理念,造就新语境、保持新状态,真正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凝聚到抓好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上来。提升服务能力。严格按照省、市“八位一体”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机制要求,认真落实政府、项目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的“三个主体”责任,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领导包项目制度和干部驻企服务制度,全力以赴搞好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积极引导企业做好项目入库工作,做到应报尽报。聚焦“四个一批”。集中策划、包装、储备一批转型项目,根据产业基础、发展优势策划项目,聘请专业团队包装项目,建成项目库,对储备项目实行滚动管理;集中招商、签约、入库一批转型项目,严格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考核分成机制,激发招商活力;集中落地、开工一批转型项目,按照全市B类县转型项目建设任务,坚持“有意向的项目不签约不放松、签约的项目不注资不放松、注资的项目不开工不放松、开工的项目不投产不放松”的“四个不放松”要求,制定项目进度图,实施挂图作战,4月份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30%以上开工,全年落地2个以上重大转型项目,建设2个以上重大转型项目;集中建成、投产一批转型项目,开展好“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为项目推进排忧解难,打通投产前“最后一公里”。全年转型项目(主要包括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科技创新项目)投资完成额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0%左右,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修复、脱贫攻坚等民生项目投资完成额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40%左右。抓好重点项目。提前谋划新开工分类考核产业项目。全力推进山投集团晋北小杂粮基地、温氏生猪养殖、利国磁性高性能取向硅钢、天津凯吉利恒科技有限公司阀门管件产业园、永旺集团冷链仓库物流等项目和乐村淘、阳坡婆等电商平台的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山投集团机场酒店和名优产品展示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帝汤温泉二期工程建设进度。 

  狠抓“六最”营商环境建设。按照全省“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要求,深化“1+9”专项行动,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无审批承诺制,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六最”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用好“一张网”,完善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推动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多证合一”“先照后证”、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完善“注销登记”制度,实现宽松便捷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用营业执照一把钥匙,打开“准入”和“准营”两扇大门,力争全年市场主体新增600户。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创建品牌,年内完成申报30件注册商标的目标。对垄断企业既大力支持,又严格监管,对企业家既依法严管,又尊重关心,对企业职工既激发自身活力,又加强教育培训,真正使企业成为定襄转型发展的发动机。继续深化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无障碍施工、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减证便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打造创业环境最优的城市,建设英才集聚地,唱响“人说定襄好环境”,让企业家在定襄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狠抓国企国资改革。坚持“一企一策”,通过做强一批、整合一批、重组一批、转型一批、股改一批、注销一批、破产一批、划转一批、探索一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破冰前行。全力推进我县所涉四个央企(电力公司、烟草公司、铁路公司、联通公司)、一个省属国有企业(太钢大关山复合材料厂)、一个市属国有企业(明月公司)的“三供一业”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改革任务。抓好酒厂、食品加工厂、外贸公司3个企业“退二进三”的改制工作,谋划好其它县属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加强对全县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管,促进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五)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用力,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建设全市“民生改善的示范区”。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实施“奋进之笔”行动和我市“教育振兴年”各项要求,继续以“14661”教育工作总思路为指导,通过学前教育抓覆盖、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提升、职业教育抓特色,不断优化教育体系,着力破解我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定襄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与定襄地位相称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进修校和教研室工作职能,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从全县学科带头人和“定襄名师”中遴选教研员,壮大兼职教研员队伍。积极组织复习研讨活动,做实中高考备考工作。抓好定襄中学这所“龙头”学校,确保在教师队伍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上有实质性突破。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结合全县纪律作风大整顿,深化教育教学大整顿活动,全面建立学校章程,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建立校长岗位任期制、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和校长述职制度。组织全县校长开展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管理能力。通过表彰“十佳校长”和“定襄名师”,树立典型,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公开招聘60名中小学教师,优化教师结构,增强基层学校活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集中整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实施“县管校聘”,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实现县域内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树好典型,正向激励,启动《定襄名师传》编撰工作。全面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按照“实事求是、分步实施,分类推进、科学布局”的教学点优化调整工作思路,分三步走,用3年的时间,通过改扩建、租赁、PPP等多种模式,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作。今年9月份新建的北关惠众园小区幼儿园、河边中心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联盟校和改扩建的一波中学,蒋村学校、东力学校全部建成投用。巩固延伸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完成“全面薄改”项目年度任务,推进全县117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捐资助教活动。鼓励倡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助教、兴学育人,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积极打造“健康定襄”。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今年我县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示范县,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办医职责,理顺医疗集团管理体制,完善运营机制,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县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力争年内建立网络就医平台和远程会诊中心,不断提升医疗集团服务质量。坚持中西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搭建中医药人才平台,培养和引进中医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服务能力。为城乡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山西建设推进会精神,扎实推进健康县城、健康村镇和健康细胞试点创建工作。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加强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加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管理与开发,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4050”人员、下岗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的安置工作,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及时动态消零。加快建设人人持证的技能社会,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搭建劳务对接平台,抓好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引导广大就业群体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健全源头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制度,将足额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之一,任何人不得减免或缓交。畅通举报渠道,实施动态监管,实行实名制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设立应急周转金专户,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统筹手续不全未能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解决已建成的公租房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加强公租房分配管理,新分配公租房654套,新增廉租房补贴640户,达到2200户。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发展养老事业,新建1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激发公建养老机构活力,营造尊重妇女、关爱儿童、尊敬老人、爱护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扎实做好民生工程。完成好“民生重大工程攻坚年”各项任务,做好我县撤县设区各项基础工作,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做实每一项民生工程。完成牧马河综合治理工程管道铺设、道路建设、蓄水、装饰、绿化等工程;加快城中街文化广场改造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内竣工投运;加快推进西大街棚户区改造工程、职教中心新建和二中迁建工程;年内完成“六馆一院”所有场馆的土建工程;开工建设利民路四期工程,力争年内通车;高标准打造城郊森林公园,一次规划,分期进行;扎实推进集中供热工程,扩大供热面积,建设新热源厂,投资2.72亿元建设2台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及其配套系统,建设供热管网及相应换热站,供热能力达到350万平方米。4月份新热源厂开工建设,同步进行管网铺设对接工程,9月底前工程竣工并完成调压测试,力争建成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完工五台山机场连接线和机场航站楼国际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忻定大道定襄段、忻原大道定襄段建设;精心打造旧忻阜线道路和定襄西、三家村、蒋村3个高速出口,开展沿线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建、绿化美化;对照“创园”指标,补齐短板,加快和谐园提升改造工程和晋昌大街、定宏路西南角两处小游园、汽车站西游园绿化工程建设进度,扩大县城绿化总量,确保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进一步做好县城街巷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做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推进文化繁荣。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崇文、尚勇、重义、创新”的定襄精神,丰富电视台、电台、定襄时报栏目,推出一批彰显定襄底蕴、体现定襄特色、反映定襄精神的文化艺术精品,讲好定襄故事,传递定襄好声音。进一步挖掘法兰锻造文化,丰富提升定襄锻造产业的文化内涵,做好中国(定襄)锻造文化博物馆前期准备工作。加快“中华古代建筑模型博物馆”建设进度,明年建成开馆,更好地展示我县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充分挖掘定襄经典文化精华,编撰《定襄县大百科全书》,反映我县深厚文化底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文明新风吹遍定襄的大街小巷。 

  (六)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开创全领域规范化管理新局面 

  今年是我县全领域管理规范年,要通过全面规范化管理,构建依法行政的天然“屏障”。 

  全面推进法兰锻造行业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定襄县锻造行业整改规范三十条》,对全县法兰锻造企业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规范,全县法兰锻造企业要按时间节点对标整改,推进法兰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县委、县政府要组织专人对照条款标准逐条验收,达标的继续生产,不达标先停产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列入“散乱污”企业名单,坚决取缔。 

  全面规范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严格执行我县加强对违法违规占地、违法建设、违规预售商品房日常监管的三个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城乡建设管理和商品房预售管理,有效遏制和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地、违法建设、违规预售商品房行为,全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发生违法违规占地、违法建设、违规预售商品房且未能及时处置的要按照《定襄县违法违规占地违法建设和违规预售商品房等问题的量化问责办法》对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网格化监管人员严肃问责。要从严从重从快依法处置各领域出现的“第一案”。全面规范全县供热供水物业等收费行为和小区物业管理秩序,不断提升我县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切实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全面深化纪律作风大整顿。把纪律作风大整顿作为一项长期进行的常态工作,全面改进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构建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按照《定襄县党政机关规范管理二十条》要求,全面规范我县党政机关公职人员言行,始终做到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公章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严肃的问责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全面推进“四好”争创活动。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好干部好职工好居民好企业家”争创活动。要按照“九个一”活动要求,通过惩戒打击和教育引导“两手抓”,正面树典型,反面严惩处。要用好政治、司法、行政三把利剑,对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单位、企业及干部职工严肃处理,触犯法律法规的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全面构建讲文明、树新风、守规矩、遵法纪的良好社会风尚,巩固全县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同心同德、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全面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秸秆禁烧、项目审计、食品安全、森林防火、政府投资项目、地方运务税、新媒体自媒体规范化管理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全部出台日常监管办法,确保网格化管理贯穿始终,做到各项工作职责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实现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全面规范工资津补贴发放。针对市巡察组提出的人事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开展大整顿,全面规范工资津补贴发放标准,确保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补贴按身份发放、按标准发放,坚决做到不放松标准、不扩大范围。要通过大整顿形成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科学完善的薪酬制度。对乱发津补贴问题的典型案件要公开通报曝光,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一律从严追究责任。 

  三、建人民满意的“六型”政府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县各级干部要以“本领作风提升年”为契机,按照张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定、勤政务实、加速发展、精诚团结、廉洁奉公”五项要求和报告、落实、请示“约法三章”,坚持一切在大局下行动,牢记忠诚、干净、担当、激情、智慧、务实、精准、团结、依法、高效“十个干事”导向,以上率下,模范带头,持续推进“六型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为更好更优地服务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我们要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工作始终,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县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化管理,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依法行政中的作用,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行政执法部门要率先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带头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我们就是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担当政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全县各级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勇担当,对县委的决策,事不避难、坚决执行,对政府的工作,敢抓敢管、严格落实。应该做的事,克服困难也要干;必须负的责,顶着压力也要担。重大项目一抓到底,决不半途而废;重大任务一鼓作气,决不无果而终。我们要始终做到担责、担诺、担远、担急、担难、担险,旗帜鲜明地为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城拔寨的猛将、有胆有识的干将撑腰壮胆,真正让改革者轻装上阵、担当者大显身手、实干者脱颖而出,关键时刻体现政府担当。只有做到敢于担当,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工作成绩。 

  坚持高效理政,建设“激情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奋斗就必须豪情万丈、激情满怀,只有思想有激情,干事才会有拼劲。全县各级干部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勇往直前的干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激情,多为发展服务,多为百姓干事。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发展关键期,困难与机遇并存,全县各级干部要切实增强高效从政意识,加大功率,激情投入,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对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要快谋快办,突出执行力,提高战斗力,以自己的干事激情带动全县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在全县大力营造激情干事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加大工作督查,以“13710”工作机制倒逼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事项、重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见根见果。 

  坚持以信为政,建设“诚信政府”。全县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诚信是金”的理念,把严格依法办事作为政府最大的诚信品牌,做到一切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要高举严格依法办事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两面旗帜,大力倡导契约精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要求,不断强化信用约束,建立完善诚信体系,全面改善政务生态,对真心在定襄投资的企业要全力支持,切实履行优惠承诺,促进企业在我县做大做强、长远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好年初建账、定期查账、年底交账的“三账工作法”,按照责任状,落实任务,兑现奖惩,真正把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公开施政,建设“阳光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从窗口业务入手,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的窗口效应,突出阳光政务、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三大主题,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现场办理、限时办结,在工作中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定襄县人民政府网站、定襄时报、电视台等媒体,及时公开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民生实事、规范性文件等,不断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坚持清廉从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锲而不舍改作风。要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加大对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审批、重大物资招标采购等事项的审计力度,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认真对照“六反对六整顿”工作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严肃执纪问责,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创业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逐梦之旅无坦途,破浪前行须奋进。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政治引领、出以公心、科学决策、敢于担当、奋力推进,只要我们坚决做到全心全意为定襄人民服务的决心坚如磐石,坚决做到同发展道路上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决心坚如磐石,坚决做到在以张文斌书记为班长的县委坚强领导下奋力推进政府工作的决心坚如磐石,就一定会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名词解释: 

  1.农业“12451”发展思路:“1”即建设滹沱河万亩生态农业经济带;“2”即建好山投集团晋北小杂粮基地项目和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项目;“4”即培育杂粮、养殖、瓜菜、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5”即实施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省粮改饲试点、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五项改革;“1”即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 

  2.锻造业“12427”发展思路:“1”即打造全球法兰锻造之都这一目标;“2”即抓住整合重组和创新管理两个重点;“4”即瞄准低端法兰向高端法兰转型、法兰向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锻件转型、锻钢法兰向钛和铝镁合金法兰等轻量化方向转型、零件向部件整机转型“四条路径”;“2”即搭建“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会议”和“全国大锻件学术会议暨定襄县法兰锻造产业高峰论坛”两个平台;“7”即打造“七个品牌”,五个国字号的品牌(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法兰锻造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国家级出口法兰锻件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国家级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绿色锻造基地)、一个省级品牌(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和永旺物流园区建设的“两仓”(出口保税仓库和进出口监管仓库)。 

  3.文旅产业“223”发展思路:第一个“2”即创建河边阎锡山故居国家5A级景区和建设永旺国际物流国家重点枢纽物流园区两项工程;第二个“2”即打造全域旅游和现代物流两大基地;“3”即发展文化、旅游、物流三大产业。 

  4.“七个年”:即转型项目建设年、“六最”营商环境建设年、教育振兴年、全领域管理规范年、全方位招商引资年、民生重大工程攻坚年、本领作风提升年。 

  5.“一都四基地”:“一都”即世界法兰锻造之都;“四基地”即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忻州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忻州全域旅游基地、晋北现代物流基地。 

  6.“五大示范区”:即建设全市对外开放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示范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民生改善的示范区、安全稳定的示范区。 

  7.锻造业“12373”改革举措:“1”即打造世界法兰锻造之都这一目标;“2”即逐步淘汰夹棒锤、推动智能制造两条主线;“3”即产品结构调整、质量管理提升、体制机制创新三个基础;“7”即理念创新、品牌培育、技术改造、订单增加、绿色制造、团队建设、素质提升七大抓手;“3”即规模化发展、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三大突破口。 

  8.项目建设“八位一体”工作机制:即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服务、考核工作机制。 

  9.乡村振兴“1+5”规划、8大计划:“1+5”规划即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专项规划;“8大计划”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整村搬迁“3673”行动、人才引进培育、财政投入增长、三农干部“一懂两爱”培训、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传统工艺振兴等计划。 

  10.乡村振兴8项重大行动、8项重大工程:“8项重大行动”即乡村建设质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兴村强县、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品牌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三基建设推进、新乡贤培育等行动。“8项重大工程”即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龙头企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太行山滹沱河生态修复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产业扶贫等工程。 

  11.“五个转变”: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速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注重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 

  12.“16568”脱贫攻坚策略:“1”即脱贫1万人这一目标;“6”即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5”即产业开发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政策兜底脱贫一批;“6”即脱贫攻坚大宣讲行动、支部书记入户大走访行动、县乡村三级干部大讨论行动、贫困户素能大提升行动、构建全员参与大格局行动、扶贫工作大督查行动;“8”即优特杂粮提质增收工程、规模健康养殖业增收工程、设施蔬菜产业增收工程、特色高效种植业增收工程、农产品电商营销增收工程、乡村旅游产业增收工程、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增收工程、金融扶贫增收工程。 

  13.“1+9”专项行动:“1”即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9”即开展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入企服务常态化、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无障碍施工、“涉企合同执行难”整治、打击恶意逃废金融企业债务、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减证便民和开辟脱贫攻坚关联项目产业绿色通道九个专项行动。 

  14.“4438”安全工作机制:“4”即完善党委政府监管责任体系、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岗位责任体系、应急体系;“4”即严格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值班管理、安全档案管理;“3”即坚持警示教育制度、执法监督制度、重奖重罚举报监督制度;“8”即检查监管零死角、部门配合零缝隙、现场生产零隐患、一线操作零“三违”、安全工作零起点、重大事故零发生、迟报瞒报零容忍、安全生产零死亡等“八个零”工作目标。 

  15.“13710”工作机制:“1”即当天研究部署;“3”即3天内向省政府反馈办理情况;“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落实解决;“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 

  16.“四好”争创“九个一”活动:即抓好“一次全领域规范”、搞好“一次宣讲”、唱好“一台戏”、拍好“一部片”、办好“一个专栏”、开好“一次会”、营造“一个环境”、搞好“一次评比”、树立“一批正反典型”。 

  17.“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8.“三化三制”:“三化”即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三制”即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用制、绩效工资考核制。 

  19.“三供一业”:即国企将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20.ERP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云系统:即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21.“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2.安全生产“三同时”: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3.“三保险三救助”:“三保险”即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措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三救助”一是对农村贫困人口个人缴费按城乡居民缴费标准由财政资金给予全额资助。二是对省定24类重特大疾病晚期患者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每人5000元的大病关怀救助,对有需求的持证贫困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三是对少数农村特困人口由民政部门特殊帮扶,重点救助目录内个人自付“136”封顶额和目录外15%费用部分的特殊困难人群。 

  24.“两断三清”:“两断”即断水、断电;“三清”即清除原料、清除设备、清除产品。 

  25.“五规合一”:即以城乡规划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国土规划为边界,环保规划为底线,产业规划为导向,消除规划空间差异,形成多规统一、集约高效、功能互补、覆盖全域的规划体系。 

  26.“九通一平”:“九通”即通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信管道及电缆、热力管线、电力管线、自来水管线、天然气管线、有线电视线光缆、道路;“一平”即土地平整。 

  27.“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28.纪律作风大整顿“六反对六整顿”:即反对政令不畅、整顿政治纪律,反对不敢担当、整顿懒政怠政,反对自由主义、整顿组织纪律,反对慵懒散漫、整顿工作纪律,反对脱离群众、整顿群众纪律,反对特权行为、整顿廉洁纪律。 

  29.“雪亮工程”:即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30.省委省政府“三大目标”:即2018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31.“六大主战场主阵地”:即市委李俊明书记提出的我市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大主战场、全省锻造文旅“三大板块”最大主战场、全省生态环境治理最大主战场和全省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阵地、全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阵地。 

  32.“八道四治四建”:即以河道、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铁道、景区道沿线为重点,开展治违、治脏、治乱、治差,建绿色环境、建整洁风貌、建良好秩序、建长效机制。 

  33.4050人员: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劳动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他们为改革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年龄增长,就业也愈益困难,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4050人员是再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国家对他们实行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特殊扶持。 

  34.C2M:即英文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的缩写,中文简称为“客对厂”。“客对厂”由爱优会社交购物平台提出,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社区SNS平台以及B2C平台模式上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