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政府文件 > 定政办发

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4-01-24      来源: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定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月17日 

  

 

  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推进全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充(换)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按照忻州市政府办公室《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忻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忻政办发〔2023〕39号)文件精神,根据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定襄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定政办函〔2023〕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整体发展现状 

  (一)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十三五”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约2.8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400辆,占比为1.4%。其中: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实际推广数量为130辆,占“十三五”期间推广量的32%。截至2022年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约3.1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1000辆,占比为3.2%。 

  (二)充电设施发展状况 

  截至2022年底,我县共有集中式公共充电站2处,充电桩共12台,1处飞达加油站位于庄力工业区口,报装容量250千瓦;1处中藤嘉电位于火车站,报装容量630千瓦。户用充电桩184户,报装容量1269千瓦。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要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换)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充(换)电网络更加完善,区域分布更加合理,充(换)电服务更加便捷,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提供坚强保障,推动全县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坚持从发展全局的高度整体统筹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确定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确保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适当超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以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带动和引领电动汽车发展。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根据各地实际和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遵循“市场主导、快慢互济”的技术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各地、各领域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3.智慧管理、综合利用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技术依托,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加强充电设备与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运用,提高充电设施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提升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创新商业模式,加强政策协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可盈利,坚持互联互通的理念,坚定推进统一标准和产品互联互通,促进信息互联互通。 

  5.安全第一、高效便捷 

  坚持安全第一,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强化质量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着力提高可靠性和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高充(换)电服务经济性和便捷性,扩大多样化有效供给,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底,全县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267台以上,桩车比不低于1:8,力争达到1:6,能够满足1600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县乡村和县内公路充电桩全覆盖,基本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提升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县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完成县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和配电网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建设公共充(换)电站应优先利用存量停车场等土地资源,以新增土地供应方式建设的,应加强论证,涉及国土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用途管制等方面的内容,应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 

  2.完善城市公共充(换)电设施网络布局。以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为依托,推动城市充电网络从城区向城区边缘有序延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区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加大外围城区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布局充(换)电站,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等重点区域以及交通枢纽、停车换乘(P+R)等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场公用充(换)电站建设。新建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及社会公共停车场应达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标准》(DBJ04/T398—2019)所明确的配建比例。鼓励既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通过改造力争使公共充电桩安装比例达到车位比的10%以上。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适当新建独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同时充分考虑公交、出租、物流等专用车充电需求,优先结合停车场站等建设专用充电站。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充电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3.推进县乡村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实施县乡村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工程,加快补齐县乡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农村地区充电网络与城市、城际充电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在适宜使用电动汽车的农村地区有效覆盖。引导社会企业重点在县城客运站、商场、公园、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场所以及交通枢纽等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站。在乡镇企事业单位、医院、公共停车场和村汽车站等重点场所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布点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电动汽车集中式公共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行政村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10公里。 

  4.推动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落实公路快充网络“十四五”分阶段覆盖实施方案,重点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要加快快充站覆盖,满足电动汽车通行需求,力争到2025年底充电桩全县公路全覆盖。 

  5.提升公共机构及园区内部停车场充电保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停车场充电桩要落实配建标准要求,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要达到设计比例,满足公务用车和职工私家车充电需要。鼓励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公共充电供给能力,在大型开发区(产业聚集区)试点开展充(换)电站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探索园区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2025年底实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 

  (二)积极推进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 

  6.健全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机制。推动落实《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标准》(DBJ04/T398—2019)居住类配建标准。落实基层管理机构管理责任,加大对居民小区管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解决机制。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应积极协助用户安装充电设施,结合自身实际,明确物业服务区域内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流程,共同推进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与改造,在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过程中,物业服务人应配合业主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及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施工。鼓励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人根据用户需求及业主大会授权,探索与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合作的机制,利用公共停车位建设相对集中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并提供充电服务。 

  7.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居民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落实既有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鼓励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主动对接有关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根据充电需求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电网企业要结合既有居民小区实际情况及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同步开展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合理配置供电容量。 

  8.严格执行新建居民社区配建标准要求。审查相关建设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核发相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要严格执行配建和预留充电桩的比例要求。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要落实直接建设达到车位数的15%,预留100%安装条件的建设标准,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建设占地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机械式与立体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施,鼓励探索居住社区整体智能充电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应对新建住宅项目规划报批、竣工验收环节依法监督,确保充电基础设施设置符合相关标准。 

  9.优化创新居民社区充电服务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进社区充电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探索第三方充电运营企业、物业服务人、车位产权方、社区等多方参与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合作共赢模式。积极鼓励引入局部集中改造、智能充电管理、多用户分时共享等创新运营模式,提升日常运维服务水平。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民社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民社区充电设施“统建统服”,统一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纳比例。引导社区推广“临近车位共享”“社区分时共享”“多车一桩”等共享模式。 

  (三)强化充电设施运维体系及信息平台建设 

  10.加强充(换)电设备运维与充(换)电秩序维护。充(换)电运营企业要完善充电设备运维体系,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提升设备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鼓励场地供应方与充(换)电运营企业“共建共营”,创新技术与管理措施,引导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分区停放,维护良好充电秩序,利用技术手段对充电需求集中的时段和地段进行提前研判,并做好服务保障,探索建立将公共充电车位纳入道路交通管理范畴机制,结合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环境、电网基础条件、运行维护要求等,开展充(换)电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修订和典型设计。 

  11.提升公共充(换)电网络服务体验。加快推进充(换)电运营企业平台互联互通,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信息共享与跨平台、多渠道支付结算,打通充电平台与车辆平台数据链路,实现即插即充,无感充电,不断提升充电设施智能化、互联化技术水平,提升充电便利性和用户体验,鼓励停车充电一体化等模式创新,实现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落实充电车辆停车优惠等惠民措施。 

  (四)大力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及应用 

  12.加强充(换)电关键技术研发与标准化建设。探索大功率充电设施推广应用,提升充电效率,强化跨行业协作,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升级。鼓励超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群充群控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应用,提高充电便利性和充电体验感。推动主要应用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支持多车型换电互融互通,提升换电模式的通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3.加快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创新及推广。支持电网企业联合车企等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电动汽车与智慧能源融合创新平台,开展跨行业联合创新与技术研发,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电动汽车”融合发展,推进“V2G+V2B”集成分布式充电微网试点示范,探索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落实电动汽车消费和储放绿色电力的交易和调度机制,鼓励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14.鼓励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模式。研究将智能有序充电功能纳入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产品准入管理,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满足智能有序充电功能和需求。抓好充电设施峰谷电价政策落实。探索开展智能有序充电示范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智能有序充电,逐步提高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比例。探索在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建设提供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 

  15.积极推广新型换电模式。支持新能源企业和特定车型企业开展换电业务,区分乘用车、物流车、重卡等类型,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围绕矿场、园区、城市转运等场景,开展城市、企业、园区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商业化新模式,鼓励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试点示范。加快车电分离模式探索和推广,促进重型货车等领域电动化转型。探索出租、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共享换电模式,优化提升共享换电服务。 

  (五)持续提升配套电网保障及供电能力 

  16.优化配套电网保障水平。充分考虑日益增长的充电负荷,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将充(换)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配电网规划。加大配套电力设施用地保障力度,加快公用电力廊道建设,确保充(换)电设施及时接入。做好电网规划与充(换)电设施规划的衔接,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投入,合理预留高压、大功率充电保障能力。供电公司要做好相关电力设施改造和建设工作,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不得收取接网费用,相应成本纳入电网输配成本统一核算。相关主管部门要对充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用地、廊道空间等资源予以保障,加大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力度。 

  17.完善配套供电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落实市“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优化线上用电保障服务,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为充(换)电生产运营企业和个人业务办理提供契约式服务,实现限时办结。加强供电和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规范转供电行为,做好配套供电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探索“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型供电模式,在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同时降低电价成本。 

  (六)不断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 

  18.建立充(换)电基础设施行业监管体系。强化充(换)电基础设施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引导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从价格竞争向服务质量竞争转变,避免互相压价等无序竞争,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建立充(换)电设备产品质量认证运营商采信制度,按照“僵尸企业”和“僵尸桩”退出机制,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强化汽车、电池和充(换)电设施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把关各单位在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及技术服务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在加油站、加气站建设安装充电设施应满足《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50156—2021)要求。充(换)电运营企业、充电设施业主、居民小区管理单位、售后维保单位等应加强充(换)电设施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配套供电、规划建设及集中充(换)电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引导农村居民安装使用独立充电桩,并合理配备漏电保护器及接地设备,提升用电安全水平。建立完善各级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充(换)电设施运营安全监管,强化社区用电安全管理。建立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溯源机制,鼓励相关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应用。 

  19.推进接入政府监管平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接入省市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监管服务平台,引导充(换)电运营企业将充(换)电基础设施数据与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对接,有效整合不同企业的充(换)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力争到2025年底,全部数据接入省市两级的充(换)电设施监管平台体系。加快充(换)电设施监管平台与电动汽车监测平台数据融合,探索构建车桩一体化监管体系,推动充电服务信息资源共享。2025年底形成统一开放、标准规范、竞争有序的充(换)电服务市场,连接全省智慧充电“一张网”,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换)电需求。 

  四、强化政策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要发挥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好属地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县直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同配合,按各自职责负责落实本行业本领域工作任务,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二)做好要素保障。自然资源部门要将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按照加油加气站用地供应模式,优先安排土地供应。供应新建项目用地需配建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可将配建要求纳入土地供应条件,允许土地使用权取得人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按要求投资建设运营充(换)电基础设施。统筹考虑乡村充电网络建设和输配电网发展,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的支撑保障能力。 

  (三)简化审批程序。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属地备案管理制度。要严格贯彻落实《山西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23〕22号)文件精神,建设需独立占地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由县行政审批部门备案,跨区域建设或打包建设项目由上一级行政审批部门备案。行政审批部门备案时,应将备案信息同步推送至同级能源部门。 

  (四)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公共汽(电)车场站和汽车客运站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出台制定相应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快公用和专用设施的充(换)电建设,加大对大功率充电、车网互动、换电设施等示范类设施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进一步向优质场站倾斜,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五)强化引导宣传。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等要加大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发展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的重要意义、发展成就、技术趋势,引导群众增强认同感,促进社会各方关心、支持、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支持组织新能源汽车厂家开展品牌联展、试乘试驾等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联合产业链上游电池企业开展农村地区购车3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形成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强大合力,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健康发展。 

  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和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全县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打造低碳城市形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2023年底,全县建成公共充电桩数量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8,总量达到152台,能够满足1214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公共充电桩全县8个乡镇覆盖,覆盖8个行政村和1个景区、景点、度假村,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实现公共充电桩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覆盖1个停车区,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 

  2024年底,全县建成公共充电桩数量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7,总量达到200台,能够满足1400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公共充电桩再覆盖38个行政村和1个景区、景点、度假村,充电距离小于30公里。实现公共充电桩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再覆盖1个停车区,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 

  2025年底,全县建成公共充电桩数量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8,力争达到1:6,总量达到267台以上,能够满足1600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县乡村充电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公共充电桩8个乡镇、118个行政村和5个景区、景点、度假村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10公里。实现国省干线公路3个停车区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城乡地区充(换)电网络全覆盖行动 

  1.城市公共充(换)电设施全覆盖工程。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推动城市公共充(换)电设施适度超前发展。按照从城市中心区域到边缘区域,从出租、网约、私人等类型电动汽车流量较大区域到较小区域的原则,逐步提升布点密度。着重补齐城市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场、交通枢纽、换乘停车场等场所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公共充(换)电设施均衡发展。2023年、2024年、2025年,县城城区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桩车比分别达到1:8、1:7和1:6,城区核心区充电距离分别小于5公里、3公里、1公里,边缘地区充电距离小于8公里、5公里、3公里;各类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场、交通枢纽、换乘停车场等场所充电桩安装比例达到车位比的10%、15%、25%。(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交警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城市2023年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规划位置 

2023年车位(个) 

充电桩规划(台) 

目标 

城郊森林公园停车场 

101 

13 

2023年、2024年、2025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桩车比分别达到1:8、1:7和1:6,城区核心区充电距离分别小于5公里、3公里、1公里,边缘地区充电距离小于8公里、5公里、3公里;充电桩安装比例达到车位比的10%、15%、25%。 

火车站停车场 

45 

10 

汽车客运站停车场 

60 

6 

合计 

206 

29 

  城市2024年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规划位置 

2024年预计车位(个) 

充电桩规划(累计台) 

目标 

城郊森林公园停车场 

101 

15 

2023年、2024年、2025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桩车比分别达到1:8、1:7和1:6,城区核心区充电距离分别小于5公里、3公里、1公里,边缘地区充电距离小于8公里、5公里、3公里;充电桩安装比例达到车位比的10%、15%、25%。 

火车站停车场 

45 

10 

汽车客运站停车场 

60 

16 

合计 

206 

41 

  城市2025年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规划位置 

2025年预计车位(个) 

充电桩规划(累计台) 

目标 

城郊森林公园停车场 

101 

17 

2023年、2024年、2025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桩车比分别达到1:8、1:7和1:6,城区核心区充电距离分别小于5公里、3公里、1公里,边缘地区充电距离小于8公里、5公里、3公里;充电桩安装比例达到车位比的10%、15%、25%。 

火车站停车场 

45 

10 

汽车客运站停车场 

60 

16 

合计 

206 

43 

  2.乡村公共充(换)电设施全覆盖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和电网规划等相衔接,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进县乡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乡镇客运站、商场、公园、医院、文体场馆等公共场所以及交通枢纽等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站。严格落实保障乡村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费收费政策和配套电价等倾斜性政策,引导充电运营企业优先在普通国省干道、“四好乡村路”周边紧邻乡镇和乡村布设充(换)电基础设施。重点在乡村群众广场、乡村汽车站、乡镇公共停车场等,并结合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布点建设。到2025年底,实现全县集中式经营性公共充电站不少于2座、30台充电桩。到2025年底,公共充电桩8个乡镇全覆盖,平均每个乡镇不少于5个;118个行政村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10公里。(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25年底集中式经营性公共充电站布局规划表 

规划位置 

数量(个) 

预计车位(个)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目标 

定襄县蒋村镇原磷肥厂附近 

1 

50 

50 

到2025年底,实现全县集中式经营性公共充电站城区不少于2座、30台充电桩。 

王进村西-北外环路南 

1 

30 

20 

西邢村口西 

1 

20 

10 

合计 

3 

100 

80 

  乡镇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乡(镇) 

行政村数量(个) 

2023年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2024年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合计 

目标 

晋昌镇 

17 

12 

12 

17 

41 

到2025年底,公共充电桩8个乡镇全覆盖,平均每个乡镇不少于5个;118个行政村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10公里。 

宏道镇 

17 

12 

12 

15 

39 

河边镇 

18 

12 

12 

16 

40 

蒋村镇 

14 

12 

12 

14 

38 

季庄镇 

10 

10 

10 

10 

30 

神山乡 

8 

10 

10 

8 

28 

受禄乡 

18 

10 

9 

18 

37 

南王乡 

16 

9 

8 

16 

33 

合计 

118 

87 

85 

114 

286 

  加油站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名称 

位置 

现有充电桩数量(台)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定襄县佳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横山加油站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机场大道旁 

0 

4 

定襄县利航加油站 

定襄县杨芳乡杨芳村 

0 

4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忻州定襄中心加油站 

忻州定襄忻阜路49号 

0 

20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忻州定襄城西加油站 

忻州定襄忻阜路南关段 

0 

16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忻州定襄蒋村加油站 

忻州定襄县蒋村镇蒋村 

0 

5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忻州定襄河边加油站 

忻州定襄县河边镇河边四村 

0 

5 

定襄县飞达加油站 

定襄忻台线西古城 

4 

16 

山西飞达第三加油站 

定襄县受䘵乡向阳村 

2 

4 

定襄县山民加油站 

定襄县河边镇闫家庄村 

0 

3 

合计 

 

6 

77 

  3.城镇居住小区充电桩全覆盖工程。新建小区严格落实《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标准》(DBJ04/T398—2019)中明确的居住类配建标准,预留安装条件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对新建住宅项目规划报批、竣工验收环节依法监督,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制定既有居住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改造行动计划,以需求为导向,在现有小区内部或者周边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充电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电网企业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及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同步开展配套供电设施改造,合理配置供电容量。到2025年底,实现充电桩全县城镇居住小区全覆盖。(牵头单位:县党群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城镇居住小区2025年底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小区名称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规划位置 

目标 

北城社区(1个小区) 

 

到2025年底,实现充电桩全县城镇居住小区全覆盖。 

永顺源小区 

5 

旧二中对面永顺源小区 

南城社区(11个小区) 

 

晴天小区 

8 

定襄县晋昌大街 

学苑小区 

5 

定襄县待阳路与水塔街交叉口100米 

襄苑小区 

8 

定襄县牧马河大街 

华府苑小区 

5 

定襄县晋昌大街 

壹品新筑(不属于南城) 

10 

定襄县晋昌大街 

智源小区 

6 

定襄县团结路 

翔龙小区 

5 

定襄县待阳路西 

饮食小区 

10 

忻阜路149号 

金桥石油小区 

1 

定襄县待阳路西107 

新石油小区 

10 

定襄县待阳路西 

集贤苑小区 

2 

定襄县待阳路西7号 

光明社区(5个小区) 

 

老干部宿舍 

3 

院内 

银丰小区 

10 

一进大门南边、2号楼背面 

工会小区 

2 

院内 

城市风景小区 

3 

院东锅炉房前面 

食品公司 

5 

院内东面 

西城社区(4个小区) 

 

聚鑫高层 

10 

定白路小区院内 

锦绣芳华 

10 

北大街北面口 

学府家园 

5 

新二中对面 

桃园二小区 

5 

定白路 

合计 

128 

   

  4.单位内部专用桩全覆盖工程。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团体组织等单位示范带头作用,积极落实建设单位内部专用桩,结合单位公务电动汽车配备及职工使用电动车情况,最大限度满足充电需求。公交、客运、环卫等定点定线运行公共服务领域,优先在停靠场站配建充电设施,适时在运行沿线补建充电设施,全面提升充电保障能力。到2025年底,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充电桩安装比例不低于车位比的10%,力争达到20%。(牵头单位: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县卫健体局、县交通局等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能分工负责) 

  单位内部2023-2025年底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单位名称 

停车位数量(个)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单位名称 

停车位数量(个)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目标 

定襄县直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区) 

500 

50 

宏道镇人民政府 

18 

2 

到2025年底,党政机关、事业等单位充电桩安装比例不低于车位比的10%,力争达到20%。 

定襄县财政局 

30 

3 

受禄乡人民政府 

30 

3 

忻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局 

15 

2 

晋昌镇人民政府 

30 

3 

定襄县司法局 

5 

1 

河边镇人民政府 

20 

5 

定襄县纪委监委 

10 

2 

神山乡人民政府 

15 

3 

卫计大楼集中办公区 

50 

5 

南王乡人民政府 

16 

2 

定襄县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4 

4 

季庄镇人民政府 

15 

3 

定襄县应急管理局 

8 

1 

蒋村镇人民政府 

30 

4 

定襄县水利局 

15 

3 

定襄县人民检察院 

59 

6 

定襄县城镇集体 

工业联合社 

10 

2 

定襄县公安局 

70 

7 

定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5 

1 

刑警队 

60 

6 

定襄县老干局 

5 

1 

晋昌派出所 

20 

2 

定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18 

3 

南王派出所 

20 

2 

定襄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 

45 

5 

杨芳派出所 

20 

2 

疾控中心 

14 

3 

蒋村派出所 

30 

3 

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6 

2 

河边派出所 

20 

2 

定襄县人民法院 

30 

3 

宏道派出所 

20 

2 

神山派出所 

20 

2 

季庄派出所 

20 

2 

南庄派出所 

20 

2 

受禄派出所 

20 

2 

税务局 

40 

4 

县医院 

50 

5 

气象局 

10 

1 

中医院 

50 

6 

供电公司 

10 

1 

公路段 

6 

1 

邮储 

1 

1 

燃气公司 

10 

7 

天宝幼儿园 

15 

10 

邮政局 

10 

2 

人行 

18 

2 

移动 

8 

1 

中行 

10 

1 

     

合计 

车位1581个,规划充电桩198台 

  5.绿色旅游景区充电桩全覆盖工程。结合全省“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与构建一极带动、人字廊道、三大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层级多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相衔接,结合实施景区倍增计划,发展特色化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定襄文化大县的优势,做优做深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打响我县“法兰专业镇”“雕刻专业镇”品牌建设,在各类旅游景区、康养度假地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到2025年底,国家4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公共充电桩安装比例不低于车位比的30%,其他A级景区不低于15%,A级(不含)以下景区、景点比例不低于10%。(牵头单位:县文旅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乡村振兴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绿色旅游景区2025年底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景区名称 

2025年底车位(个) 

2025年底充电桩计划数量(台) 

目标 

定襄县河边民俗博物馆(4A级景区) 

206 

62 

到2025年底,国家4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公共充电桩安装比例不低于车位比的30%,其他A级景区不低于15%,A级(不含)以下景区、景点比例不低于10%。 

凤凰山旅游度假区(省级度假区) 

200 

60 

七岩山景区(4A级以下景区) 

30 

3 

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景点) 

41 

5 

一波故居(景点) 

32 

4 

合计 

509 

134 

  (二)实施省内公路充(换)电网络全覆盖行动 

  6.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覆盖工程。依据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规划纲要和工作方案,以大功率直流桩为主、小功率直流及交流桩为辅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严格落实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费标准和配套电价政策,大力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底,实现公共充电桩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电桩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文旅局、县发改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旅游公路2025年底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公路名称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规划位置 

目标 

定襄-七岩山;南王-茶房口 

10 

定襄县火车站停车场 

到2025年底,实现公共充电桩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充电桩全覆盖,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 

定襄县-雄忻高铁定襄站-五台山机场 

10 

五台山机场停车场 

瑶池-三家村高速 

10 

凤凰山度假村停车场 

合计 

30 

  7.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覆盖工程。严格落实省交通厅、省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先行试点、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思路,优先选择安排交通流量较大及场地、供电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服务区和停车区进行试点建设。2023— 

  2024年先行建设完成具备条件的停车区快充站。2025年底实现国省公路大功率直流桩全覆盖,充电车位比例不低于10%,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工信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025年底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公路名称 

2023—2024年停车区快充站(座) 

预计车位(个) 

2025年底规划充电桩数量(台) 

规划位置 

目标 

国道337(黄骅-榆林线) 

1 

60 

16 

定襄县汽车站停车场 

2023—2024年先行建设完成具备条件的停车区快充站。2025年底实现国省公路大功率直流桩全覆盖,充电车位比例不低于10%,充电距离小于50公里。 

1 

20 

15 

定襄县西外环西侧-华新燃气定襄LNG加气站附近 

合计 

2 

80 

31 

  (三)实施充(换)电运营模式创新行动 

  8.城乡居住小区“统建统服”计划。结合实际落实我省制定的居住小区“统建统服”实施方案,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住小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住小区充电设施“统建统服”,统一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供电部门等进行用电及施工可行性勘察时,物业服务企业应积极配合,出具安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施工建设同意书,不得无理阻挠充电基础设施安装等相关工作,对拒不配合的,按照信用评价相关办法予以信用惩戒。从2023年开始,鼓励每年选择不少于1个居住小区开展充电设施“统建统服”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党群服务中心、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内部专桩“对外开放”计划。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内部专用桩“对外开放”工作方案,将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桩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公共充电供给能力,解决周边老旧小区充电用户充电难问题。从2023年开始,鼓励每年选择部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内部专用桩进行对外开放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能分工负责) 

  10.道路公共泊位“停车充电”计划。鼓励在保障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城市道路路外公共泊位建设交流慢充桩,规划专用车位,为电动汽车充电用户提供“停车充电”一体化便利服务。从2023年开始,逐年在城区的城市道路路外公用泊位开展电动汽车充电专用停车位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交警支队、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道路公共泊位试点示范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表 

序号 

2024年底道路名称 

预计车位(个) 

规划充电桩(台) 

2025年底道路名称(车位个数) 

车位(个) 

规划充电桩(台) 

目标 

1 

牧马河街 

82 

10 

董村路虹桥宴会厅 

28 

4 

从2023年开始,逐年在城区的城市道路路外公用泊位开展电动汽车充电专用停车位试点示范 

2 

定东路天然气公司 

30 

3 

西大街盛世华城附近 

100 

10 

3 

利民街 

50 

8 

小关街油脂厂 

21 

4 

4 

解放大街工商银行 

28 

3 

西城路生态园 

16 

3 

5 

北大街公厕南 

28 

3 

晋昌大街一品新筑 

50 

5 

6 

城中街文化广场停车场 

48 

6 

     

7 

忻州路职中东侧 

24 

3 

     

8 

西城路信合小区西门 

40 

5 

     
 

合计 

330 

41 

合计 

215 

26 

  (四)实施充(换)电新技术推广应用行动 

  11.“新能源+电动汽车”计划。逐步完善绿电交易体系,增强并规范电力交易品种,积极扩大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的使用。依托电力市场机制“大云物移智”技术,推动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参与全县电力需求侧响应和市场化虚拟电厂建设,实现充(换)电设施直控、可调,打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网之间的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与新能源发电高效协同,形成促进绿电消纳、降低充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等多赢局面。从2023年开始,我县每年争取建设完成1个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电动汽车、风电+电动汽车等)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工信局、县能源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光储充换”一体化计划。支持公交场站、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工业园区等具备条件的场所,探索商业化运作新模式,积极推进“光储充换”一体场站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加大“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提升新能 

  源电力消纳能力,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清洁低碳实惠的充电体验。从2023年开始,我县每年争取建设完成1个“光储充换”一体化充(换)电站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能源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多场景共享换电计划。开展“储能+电动汽车”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新能源企业和特定车型企业开展换电业务,区分乘用车、物流车、重卡等类型,围绕矿场、园区、城市转运等场景,开展城市、企业、开发区试点示范,建设布局专用换电站。加快车电分离模式探索和推广,促进电动化转型,探索特定专用车型的共享换电模式。完善新能源货车扩大市内通行范围、延长通行时间等绿色通行配套政策,优化提升共享换电服务。从2023年开始,我县每年争取布局1个专用换电站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能源局、县交通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警支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4.产业链拓展升级计划。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双向支撑促进,吸引充电桩生产、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生产等上游企业在县内聚集。围绕县内现有充电网络,同新能源装备—风电光伏电场产业链耦合,发挥重点企业前瞻性技术布局,继续推动换电、电池租赁等业态发展,提升充电服务发展水平,支撑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县内电动汽车消费活力,基于市场存量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扩规促进整体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产业链延伸发展目标。(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能源局、县交通局、县教育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充(换)电智慧网络建设行动 

  15.推进接入政府监管平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接入省市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监管服务平台,引导充(换)电运营企业将充(换)电基础设施数据与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对接,有效整合不同企业的充(换)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对社会公众开放共享,力争到2025年底,全部数据接入省市两级的充(换)电设施监管平台体系。加快充(换)电设施监管平台与电动汽车监测平台数据融合,探索构建车桩一体化监管体系,推动充电服务信息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能源局、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积极推进全市智慧充电“一张网”计划。推进全县公用、专用智慧充电服务平台统一接入,鼓励个人自用充电设施逐步接入,推动与交通、能源等平台的互联互通,汇聚全县充(换)电设施及行业信息,引导不同充(换)电运营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跨平台、多渠道支付结算和电力市场交易等功能,提高充电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便捷化水平,为充电用户提供便捷实惠的充电体验。2025年底形成统一开放、标准规范、竞争有序的充(换)电服务市场,连接全市智慧充电“一张网”,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换)电需求。(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能源局、县工信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充(换)电用户获得电力提升行动 

  17.供电能力建设计划。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将充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配电网规划,优先保障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及乡村等基层偏远地区实现配电增容。现有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充电负荷需求,同时综合运用“光储充”、负荷控制等技术,保障小区内充电设施用电有序供应。从2023年开始,全县电网配套扩容满足每年充电桩的供电需求。(责任单位:县能源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优质用电服务计划。电网企业要严格落实从产权分界点到公网接入点的配套接网工程,由电网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维护,且不得收取接网费用,相关成本纳入电网输配电价的规定。落实《定襄县“十四五”“六最”营商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优化线上用电保障服务,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为充电运营企业和个人业务办理提供契约式服务,实现限时办结。(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能源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9.供电保障监管计划。在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和农村配电网改造方案中,结合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将电力设施配电网规划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畴。加强对充电设施供用电环节监管,保障充电设施无障碍接入,加强供电和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规范供电行为,做好配套供电服务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中心、县能源局、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充(换)电行业全链条管理行动 

  20.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加强充(换)电设施运营服务的统一管理,规范充电设施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服务,引导督促运营企业加强充电设施维护和服务能力提升。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引导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从价格竞争向服务质量竞争转变,避免进行市场降价、互相压价等无序竞争。推进将“油车占位”行为治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提升消费者充电服务满意度。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路”和“星级场站”等评比活动,依法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金融支持、财政奖补等方面给予适应倾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县能源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省内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标准,强化充(换)电设施设备准入管理。树立超前意识,严格执行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供电保障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形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组织抽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充(换)电设施,依法责令立即停止使用并督促加以整改,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和管理单位在建设、运营服务中出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追究相关责任,确保安全充电。落实省级充(换)电设备市场准入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能源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消防救援支队、国网定襄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配套政策 

  (一)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实行属地备案管理制度,在既有车位安装充电桩,按一般电气设备安装管理,可不办理项目备案。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各居住(小)区、单位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换)电设施的,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时,无需为同步建设充(换)电设施单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建设充(换)电站,自然资源部门、行政审批部门、住建部门按照规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凭与业主或提供物业服务人签订的合作协议申请项目备案。(责任单位:县行政审批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警支队、县交通局、县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全力保障土地供应力度。自然资源部门应大力支持充(换)电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多规合一”和城乡整体规划应考虑充(换)电设施建设需求,应当保证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重卡等运营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合理建设用地需求,以及有明确需求的其他电动车辆的充(换)电专用场地,提高充电保障能力。针对存量、电力增容困难且有充(换)电需求的居住(小)区,在周边合理范围内科学规划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用地。将充(换)电设施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范围,根据充(换)电设施建设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建设用地用于充(换)电站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先在各类建筑配建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场所配建充电设施。加大配套电力设施用地和公用电力廊道建设用地保障力度。探索盘活城区小块土地资源,增加供给渠道。利用市政道路建设充(换)电设施的,可按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要求使用土地。按照规定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应向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按职责负责) 

  (三)落实财政金融价格支持政策。积极对接争取中央财政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专项补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出台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公用和专用设施的充(换)电建设,加大对“统建统服”、“光储充换”一体化、多场景共享换电、产业链拓展升级等示范创新类设施支持力度,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提高企业投资意愿,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基础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能源局、县金融办、各乡<镇>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要统筹推进本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工作,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要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专班办公室要发挥好协调保障作用,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日常调度,按照时间节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新能源汽车推广部门负责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及时提出调整建议,合力推动全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健康发展。 

  (二)强化考核。县政府将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纳入重点专项抓落实机制进行督导考核,县工作专班办公室建立督办通报机制,对落实政策有力有效、成绩突出

 

  的,给予通报表扬;对进展缓慢、推进不力,搞变通、打折扣、成效不明显的,给予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追责问责。各乡(镇)、县直各成员单位于每月2日前将上月工作情况报送专班办公室,每年1月5日前将上一年度本辖区本行业本领域工作落实情况报送专班办公室。 

  (三)滚动调整。建立滚动调整机制,根据国家及省、市的最新政策以及全县电动汽车实际保有量增长情况,予以动态调整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四)做好宣传。加大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发展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的重要意义、发展成就、技术趋势,引导群众增强认同感,促进社会各方关心支持、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形成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强大合力。 

 

政策解读:《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襄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