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政府文件 > 定政办发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7/2020-00453 | |
发文字号:定政办发﹝2020﹞83号 | 成文时间:2020-12-17 |
发文机关: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标题: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襄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 发布日期:2020-12-23 |
时间:2020-12-23 来源: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
《定襄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17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定襄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活化和释放国有资源为重点,把握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两个关键点,坚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突出重点、分类处置、因企施策、标本兼治,依法依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社会保障、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推动国企改革。
(二)坚持积极稳妥、因企施策、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工作节奏和力度,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有序推进国企改革工作。
(三)坚持依法依规、程序规范、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好出资人、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关系,既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又保障职工权益不受损。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坚持职工安置政策的延续性、平衡性、统一性。
三、改革范围
县属43户“僵尸企业”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四、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政策
(一)《山西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晋政发〔2015〕11号)。
(二)《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忻州市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忻政办发〔2017〕62号)。
(三)《忻州市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忻政办发〔2017〕27号)。
(四)《忻州市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
(五)《关于做好省属“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险工作的意见》(晋人社厅发〔2019〕67号)。
(六)《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
五、改革方式
根据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以下改革模式:
(一)基本框架
按照因企施策、分类处置的原则,组建定襄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设2个全资二级子公司,一是定襄县兴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发改系统以外的18户国有企业作为三级子企业划入;二是定襄县粮油贸易公司改制为定襄县鼎盛粮油物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发改系统原有的25户企业作为三级子企业划入,通过盘活脱困、引资建设、合作经营等方式,做优做强国有资本;平台公司按照分级授权的原则,履行出资人管资本的职责,负责承担子企业资产管理、处置、人员划转、企业改革等有关工作,负责配合主管部门制定每户企业的具体改革实施方案。
母公司和2个二级子公司均设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监事、财务各一名,可在不同公司交叉任职。
(二)资产管理
43户企业原隶属关系保持不变,营业执照“出资人”变更为新的平台公司,由国资局管理。
(三)人员管理
依法注销的企业,人员划入定襄县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制改制企业的人员由改制后的公司承接。
(四)改革模式
结合企业实际,可采取以下几种改革模式:
1.盘活脱困
(1)对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企业,通过帮扶企业扩大业务恢复正常运营。
(2)对有区位优势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建设的模式,实现退二进三转型发展。
实施盘活脱困的企业,职工仍由原企业负责安置。
2.市场化出清
对于盘活和改制有较大困难的企业,依法注销。
3.公司制改制
列入改制范围的国有企业,除注销的以外,依照《忻州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忻政办发〔2017〕227号)精神,经审计、评估后,全部改制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制范围的企业公司制改制原则上不再设立为国有独资公司。
六、规范改革行为
(一)严格依法办事
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操作,树立规矩意识,严明各项纪律。
(二)规范资产处置
要按照国有产权转让有关规定,规范国有资产处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涉及职工劳动关系调整、资产损失、资产剥离、房屋、土地、工商、税务、债权债务等权证变更手续,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方案批复意见办理。
(三)维护各方利益
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企业通过改革逃废银行债务,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保护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严格劳动纪律
既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要确保企业稳定,使各方行为回归到法律、政策的框架之内。
(五)强化监管问责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查处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定襄县深化县属国企改革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组统筹领导协调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工作,负责协调解决国企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政策措施。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负责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改革企业都要成立企业改革指导组,组长一般由主管局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和企业有关人员组成。指导组全程参与,具体指导监督企业改革工作。
企业是改革的主体,企业负责人为企业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全力做好本企业改革工作,妥善处理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置等工作。
(二)形成强大合力
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注重政策衔接,梳理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国资监管、土地变更登记、城市规划、劳动保障、财税管理、工商登记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按照改革的思路和要求,完善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置等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为国企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证。
(三)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抓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舆论环境。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鼓励探索、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
附件:1.定襄县深化县属国企改革工作领导组
2.平台公司划转企业名单
附件1
定襄县深化县属国企改革工作领导组
组 长: 王建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 李变平(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 徐树人(县工信(国资)局局长)
胡贵平(县人社局局长)
吴建功(县发改局局长)
樊慧全(县审计局局长)
李晓明(县住建局局长)
贺越增(县林业局局长)
刘俊良(县水利局局长)
张树伟(县行政审批局局长)
梁晋斌(县信访局局长)
郭晓凤(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张 峰(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巩向东(县重点办主任)
张俊伸(县商务经信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赵建宏(县农机中心主任)
郑忠伟(县医保中心主任)
郭小帅(县社会劳动事业保险所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徐树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续伟频、韩树华担任。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强化改革意识,着眼大局,各负其责,创新思路和举措,加快工作节奏,密切配合,确保完成改革目标任务。
附件2
平台公司划转企业名单
一、定襄县兴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划转企业名单(18户)
定襄县商业局综合公司、定襄县百货公司、定襄县五交化公司、定襄县食品厂、定襄县奶粉厂、定襄县糖酒副食公司、定襄县饮食服务公司、山西省定襄县铁厂、定襄县搪瓷厂、定襄县磷肥厂、定襄县酒厂、定襄县水泥厂、山西省定襄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定襄县公司、山西省定襄县蔬菜公司、公共事业公司、定襄县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定襄县林产品经销站。
二、定襄县鼎盛粮油物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划转企业名单(15户)
定襄县油脂厂、定襄县粮食局河边储备库、定襄县面粉厂、定襄县粮食局蒋村粮油食品购销站、山西省定襄县木材公司、定襄县粮食局粮油食品一店、山西省定襄县粮油贸易总公司粮油贸易公司、定襄县粮食局粮油食品二店、定襄县粮食局粮油食品三店、定襄县粮贸大厦实业公司、定襄县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定襄县饲料公司、定襄县粮食局宏道粮油交易所、包装厂、定襄县物资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