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定襄县情 > 走进定襄 > 正文

定襄:抓好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

 时间:2022-03-21 19:48       大    中    小     

  定襄县作为全省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县,持续推进“1245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聚力成果巩固,狠抓实抓有效衔接,以乡村振兴促“三农”振兴,努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开启园区承载“新模式”。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积极申报国家乡村振兴局现代农业试点县,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模式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共生的园区发展体系。一是按照产业化、园区化、机械化、数字化、职业化、融合化“六化理念”,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高科技智能温室、农产品智能仓储等项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辣椒、瓜菜、糯玉米、芦笋、水稻等特色农业产业。二是打造杂粮食品、肉制品、饮品(药茶)、酿品产业、保健食品(功能农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富硒小米示范片、万亩滹沱河生态农业经济带,大力推进温氏“双百万”省级农业标杆项目和肉牛养殖、交易、屠宰一体化项目,开发“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品牌引领、项目支撑”的农业全产业链。三是提升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融合度,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央厨房、净菜工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品质管理及全程可追溯,打造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平台,建设绿色采供体系,打造面向太原都市圈和京津冀(雄安新区)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
  ——扮靓现代乡村“新风貌”。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科学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农村。一是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农村四好公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城乡客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统筹“五水”综改,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建设,不断增强供水能力、强化供水保障。三是实施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农村电网、“气化农村”建设,保供、保量、保安全。四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工程,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创新,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加快5G逐步向农村拓展延伸。五是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持续推进厕所革命,长效抓好“六乱”整治,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建立村庄清洁长效管护机制。六是实施特色风貌整治工程,动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协同推进道路、街巷、庭院、村周、公共绿地建设,大力提升乡村品位。
  ——建立利益联结“新机制”。落实“四个不摘”,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守牢守好粮食、耕地、种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收入五条底线,防范致贫返贫风险。一是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建后管护,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力争今年再建设高标准农田5.9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32.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3.16亿斤以上,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产效益稳定。二是以生产托管为载体,积极探索土地入股、代耕代种、全程化托管、“合作社+农户”等农业经营模式,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技术集成、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农业生产托管体系。三是壮大乡村“10+5+X”特色产业,突出温氏、新大象、益众源等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惠农作用,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四是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探索资源开发、土地营运、实体带动、服务创收、资产收益等发展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五是积极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指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更多的“三品一标”和“圳品”,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向品牌要效益的发展导向。六是依托电商产业园开设“定襄馆”,构建“县有商城、乡有中心、村有网店”的电商营销网络,长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七是开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翻一番目标,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以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兼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统筹农业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郊游采摘、文化博览,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开发利用好西河头、西社村以及“吉福寺”“村连云”等一批特色明显、形式多样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结合瑶三线旅游线建设,沿线布局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民宿文化等新业态,形成“一村一景”“景景不同”的农旅廊带,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培育一懂两爱“新农人”。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基本要求,持续巩固农业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发展互动关系,不断完善配套孵化实训基地和创业平台,加强各类“三农”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同时,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和颁证力度,培育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推动“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关闭本页